畲族剪纸图案中的龙纹和所蕴含的意义
作为图腾形象,盘瓠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调查中发现,畲民多称其为麒麟、龙期(麒)。在福湖畲族村流传的《祖宗歌》里,则称之为金龙。其《祖宗歌》从盘古开天辟地、高辛皇后耳痛三年挖出金龙、金龙平藩迎娶三公主、生子讨姓归隐凤凰山到命落凤凰山、开枝福建、叶散罗源,共有 65 段,每段 4 句,每句 7 字,共 1820 字,不仅表现了福湖畲民对盘瓠的颂扬,也表现出畲民们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身为盘瓠后人的自豪。龙纹造型很早就出现于畲族服饰,从半月里村文化协管员雷其松家和宁德畲族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服饰来看,龙与
畲族剪纸在礼仪民俗中的应用
礼仪民俗中的剪纸主要有礼花、寿花和丧俗纸扎 3 种。婚俗中的礼花主要用于礼品,最富特色的是定亲纳征礼品上的“下定花”。用大红纸剪成,大多采用“花中套花”的格式,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组织适合纹样,而这种格式又往往与礼品内容相关,如男女双方互赠的礼花,即以花纹为粗线外廓图形,而在内廓填充细线花卉,和趣地构成相当完整的图案。粗中有细,拙中见灵,造型生动,情趣盎然。还有“福”、“禄”字花,不仅取自书法艺术造型,还以鸟字文剪出,反映出图案和心愿之间的关系。总之,礼花主要用于强调和美化礼品,突出“礼轻人意重”的民间馈赠原则。
畲族剪纸图案对于凤纹的应用及剪纸凤纹的内涵
畲族古歌《祖公婆歌》歌颂了三公主的善良和权威。在畲族人民心目中,三公主是一只美丽凤凰的化身,凤纹就是三公主的象征。畲族女性生活中随处都有凤凰的影子:她们穿着凤凰装、头戴凤冠、发型为凤凰髻,就是结婚闹洞房,也要去寻找凤凰蛋(藏放洞房各处的红蛋、桔子)而结婚的厅堂则要写凤凰到此。据村民讲述和家谱记载,畲族祖地是凤凰山,半月里畲村保存有清代一块刻有凤山衍庆匾额,是该村族人、秀才雷世儒所书,指的是:畲民宗族发衍自凤凰山,他们庆贺这一繁衍的壮大。与横批相配的楹联镌刻着:徭咏不忘高帝力,鹏程欲溯凤山踪。其中
畲族称老人寿诞为“做十”,但实为做“九”,即四十九岁做五十,五十九岁做六十等,寿花是寿庆活动所贴的剪纸。寿庆主要通过欢宴、祝寿等一系列活动来炫耀寿者的富贵及子孙满堂,表达晚辈对长辈健康的美好祝愿。寿庆中的民俗剪纸有象征长寿的各类“寿”字、“仙鹤”、“老人”、“镜子”、“梳子”、“松树”、“乌龟”、“莲花”等,还有贴在大门口,暗示家里有人做寿的“祝寿门帘”等。人们为死者祭供的许多礼品中很多都是用各色彩纸剪刻糊制的,如引魂幡、菩提树等。引魂幡是用白纸剪制而成的,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菩提树是放在骨灰盒上,超度灵魂时剪的花。尽管出殡后这些剪纸都要为死者焚烧,但却充分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也倾注了民间剪纸艺人的心血。
畲族剪纸图案和纹路的常见类型
(一)图腾类 龙、凤、鳌鱼、麒麟等图腾纹样表现了畲族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人们将纹样剪或画出来,并复制到衣服的各个部位上,是希望得到祖先的保佑。鳌鱼图形是根据似龙非龙的盘瓠形象转化而来的,盛装的龙领为双龙戏珠,凤领是双凤朝阳或凤朝牡丹。围裙则有左右对称的鳌鱼吐龙亭、龙凤呈祥。 (二)植物花卉类 植物花卉在 剪纸 图案中大量采用,常见的纹饰有牡丹、梅、桃、石榴、桔子、佛手(香莲)、荷、菊、兰、松、竹、忍冬藤(金银花)、荔枝等,如荔枝和鸡组合寓意为大吉大利。领口上通常是牡丹、莲花或其他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