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剪纸的题材
阜阳剪纸 记载着阜阳劳动人们朴实、纯真的理想,浓缩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长期以来剪纸大多出自乡村妇女或农民之手,既有反映农村生活和劳动场面;也有表现古典小说、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还有描绘山水风光、花鸟鱼虫;更多的是表现美好幸福、吉祥如意的内容。 按内容主要分为:吉祥喜庆、花鸟鱼虫、戏曲人物和现实生活四类,承载着当地人们的信仰、道德、思想等文化内涵。 1、吉祥喜庆题材 吉庆喜庆是阜阳 剪纸图案大全 中的最多的题材。隐蔽的苦难越深,剪纸艺术创造的吉祥与美好就越鲜明。自古以来阜阳地区频繁发生涝灾害发生,
阜阳剪纸与装饰花
一般包括喜花、窗花、门笺、灯花等,内容多为吉祥纳福、戏曲故事题材。
喜花:婚嫁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由大红纸制成。一般贴在衣橱、镜子、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喜花的图案上均有一种繁衍生息的美好祝愿,如“金鱼串莲”、“鸳鸯荷花”、“蝴蝶扑莲”等。有的还在喜字的两边对称的剪上龙凤、喜鹊、牡丹、莲花等图案。剪纸作品《喜花剪纸》是我在田野考察中从一名幼儿园老师手中获取的喜花剪纸,作者是贾培秀。剪纸整体为对称结构,双喜的两边还对称的剪着小儿、莲花、雄鸡,寓意成双成对、连生贵子。
喜花剪纸 贾培秀
阜阳剪纸图案在造型上的特征表现
剪纸 作品是创作者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感受,把它通过剪纸艺术表现出来,是创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阜阳剪纸的造型美感,应归功于剪纸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在经验中不断积累,使剪纸的形式不断延续、发展。在造型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阴阳交替 虚实变化 剪纸根据阴线、阳线效果的不同,可分为阴剪与阳剪两种制作手法。阴剪必须是线线相断,就是把内部的结构线直接剪去,呈现阴线。阳剪必须是线线相连,阳剪就是以阳线直接描绘形象,是剪掉外部背景和内部非结合处,留下边缘轮廓线的造型手法。这两种剪法都能形成千刀不落,万
窗花:安徽北部地区有贴窗花的习惯,阜阳地区在过春节的时候,总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再在窗户上贴上大红的穿花来避邪祈福。旧时,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能剪。过年时互相拜年,窗户上的窗花就像是在展览作品一样。题材多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麒麟如意”等。也有戏曲题材的窗花如:“三顾茅庐”、“八仙过海”、“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
门笺:用于门楣上,成套悬挂。样式多为长方形,下作流苏,多以红纸制成。门笺的内容多为吉祥文字和图案如“鲤鱼跃龙门”、“连年有余”、“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等。门笺有祈福驱邪的寓意。
鲤鱼跃龙门 门笺
灯花:就是将剪纸贴在灯具上。灯花的功能是美化彩灯,灯是用来发光的,这就要求剪出的灯花线条必须纤细,块面分布均匀,以便透光照明。
阜阳剪纸技法中的特征
阜阳剪纸 的剪法也向阜阳人一样有着粗犷豪放而又细腻温婉的气质和性格,他们透过剪刀,将自己的思想、才华和美好的愿望都倾注在剪纸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剪法语言。阜阳剪纸的剪法技艺有其细腻、内敛的一面,如暗口入剪、剁剪;也有其粗犷、大气的一面,如掏剪、折剪。 1、暗口入剪 暗口入剪就是将剪刀从外部直接进入要剪的部位,剪完后剪刀从剪口抽出,剪开而不镂空,没有剪掉一点,只形成一个暗口。此种剪法是受到刺绣花样剪法的影响。旧时,剪刺绣花样,需要套针换色,多采用暗口入剪以区分换色位置。(剪纸作品《鞋花》)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