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传统民间剪纸中意象化的语言
传统民间剪纸中的婚爱繁衍类主题表达(详见: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婚恋繁衍 ),大多是通过组合构图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的。它以物象构图,巧妙地利用谐音、符号和暗喻等语言形式,将美好的寓意和特殊的象征凝结在剪纸的表达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剪纸图案,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婚嫁、生子等吉庆场合。这些意象化的表达语言,在本无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形成过渡,追求一种清晰的联想和意象空间。 这样的沟通方式是野性思维的互渗感染律的结果,也是民间思维的特殊角度。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些艺术表达的语言中,除了包含着音和形
民间剪纸图案大全中部分重要的图案寓意
除了象征生命繁衍的符号以外,民间美术作品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图像,虽然在造型上与以上狭义的符号有着根本的差异,但是这些形象频频出现在民间剪纸的组合造型中,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原形。通过民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契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象征系列。如:
南瓜——象征女阴和生育。
石榴——象征多子。
民间剪纸图案大全所表达的原始感生文化
传统的民间剪纸图案大全纹样中常见以鱼戏莲、金鸡探莲、鹭鸶绕莲、鸡卧牡丹、蝴蝶扑瓜、蝴蝶扑莲瓶、双猫卧盆以寓两性婚姻和合之意;以莲生子、金蟾吐子、石榴崩子比喻人类的生子继嗣。在这些组合纹样中惯用以鱼、龙、蝶、猫、虎比喻男性,以莲、牡丹、葫芦、瓜比喻女性,这种以物来象征人的表意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另外,这些物象又是以何种方式进入民间剪纸之中的呢?由于民间剪纸艺术中仍然保留着人类最初的原发性思维特征,所以,我们势必要从原始文化中寻找答案的源头。 在人类万物有灵论的原始阶段,无论是什么神奇的自然物象,人们
抓髻娃娃——是陕北一带特有的一种传统主题纹样。抓髻引伸为抓“吉”,这种娃娃神通广大不仅能够“驱邪消灾”,还能延续生命,繁衍后代。(延伸推荐阅读:中阳吕梁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
其实,在民间剪纸中,除了以上这些单一的符号之外,那些由这些符号构成的造型组合本身就是符号的图集,这些程式化的意象组合在民间广为流传,如:
瓜瓞绵延——象征子孙繁衍
麒麟送子——象征添丁之喜。……
“在艺术中,符号就是思想的具体感性基础的坦露。”中国民间剪纸的创作观念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集体意识是一种传承已久的集体的心智,它使那些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定化为观念的替代物,形成了民间美术中的符号。在这里,这些符号具有着随意性、指代性、约定性和跨越性特征,同时,还具有着表义功能、理解功能和交流功能,是联结民间剪纸艺人们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桥梁与中介。
民间剪纸图案中的类比认识
区别于成年人类智力(有指向)的思维方式,精神分析学家们在研究儿童最初的语言和思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另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无指向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潜意识的,即它所追求的目的和试图解答的问题并不在意识之内;它不适应于现实,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想象的梦想世界。这种无指向的思维主要靠形象发生作用而且它通过间接的方法表达它本身,借助于符号与神话来激起产生它的感情。当成年人类有指向的思维发展越来越比较严格地受到经验法则的支配时,另一方面,无指向的思维则服从于整个特别法则系统(象征主义和直接满足的法则)。民